記 得沒錯,網誌也是這一兩年才興起的網路媒體。自從有網路以來,三不五時便會興起一陣新話題、新風潮或是新文化…Blog也是如此。過去在未有Blog一詞 之前,網路上已有類似功能的網站,像是PCHome的個人新聞台、奇摩的個人筆記本,都是讓人可以簡單就能進行網路寫作的工具。現在Blog如雨後春筍般 在網路中冒出,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成為網路出版的一份子,發揮自己最大的影響力。
這篇文章值得一看!
原文出處:UDN新聞網
迷失在Blog
‧武陵客 2005/01/13
博客(Blog)在中國正悄悄的從小眾樂趣,演變為大眾趣味,中國的博客該走向何方,套用200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得主索菲亞.科波拉的句式:「迷失在博客」…
編按:Blog的中文譯名不一,本文作者譯為「博客」,為大陸地區習慣用法。
尚進╱北京特稿
沒 有多少人知道早在2003年8月,夾雜在若干系列文叢中的《博客:e時代的盜火者》,曾經被寄予給中國博客運動啟蒙的希望。博客潮流悄悄的成為了 2004年間,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現象。今年您Blog了嗎,成為了文學青年間嬉笑的暗語,而當2004年11月《紐約時報》驚呼博客網頁數量超過傳統互聯 網頁面數量時,個人博客在中國依舊還處在小規模爆發階段,往往是一個辦公室一個辦公室的流行開來。
博客青年這個自造辭彙,正在試圖將文學青年、打口一代、數位兒童等歸集在自己門下,博客在中國正悄悄的從小眾樂趣,演變為大眾趣味,而此時爭論與非議都無法說清,中國的博客該走向何方,套用200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得主索菲亞.科波拉的句式:迷失在博客。
在博客,人人都寫作
博 客始終被文學青年們視作自己天然的戰場,就如同80年代的前輩論詩攀文一樣,每個有點書寫理想,或者乾脆喜歡記錄流水帳的書寫者,都將博客視作展現自己那 一點點小才華的舞台,就如同法國作家阿諾蒂在《文學書季》早就說過的那樣:“在法國,人人都寫作”。當被譽為“個人博客之父”的賈斯汀.霍爾在10年前開 設了自己的個人站點,用4,800篇網路日記絮絮叨叨地記載自己在南加州大學影視研究學院讀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讀書,嗑藥,酗酒,家庭矛盾和一夜情時, 他絕對沒有想到這種獨特的寫作模式會成為後現代社會中,大眾反抗媒體霸權的利器。更想不到今日博客泛濫的人應該是戴夫.溫納,這位 1997年UserLand軟 體公司的CEO,正是他的最初想幫助那些不擅長網頁製作的人一個小忙,成就了網路腳本軟體Scripting News演變為網路日誌的技術模式,博客也在這種無心插柳中,讓每個人都成為了獨立的傳媒發言人,最終以蜂窩狀的組織結構形成一個龐大的民眾性的文化社 區,進而創造一種新的媒體形勢的理念。博客由此被稱為與電子郵件、BBS和即時通訊並列的第四網路工具。儘管在中國網路上人們還在為blog的稱呼爭個不 休,但是Blogger、博客、網志、部落、部落客、部落格,這些僅僅是叫法上的分歧。
《時代》周刊記者克裡斯.泰勒在一篇《我們能 從博客中得到什麼?》的評論中試圖給博客歷史性的定義,他寫道:“電台統治了30年代,50年代是屬於電視的,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歷史學家們也許會認為 21世紀是屬於博客的。”恰恰還是《時代》周刊,2004年的年度人物給了小布希,而在候選人物中,blogger現象被列為最強勁的候選競爭者,史蒂 夫.瑞博這個博客先行者甚至設計出了以博客為封面的2004年度時代人物。不過《時代》還是列出了博客現象在2004年的光輝,它讓我們知道作博客可能讓 你被炒魷魚,也可以搶新聞,甚至讓新聞不會過時,博客也可以是件刺激的事情,有可能日掙5,000 美元,或者完全就是虛假的,而統計學者證明大多數博客是女性,甚至還有寵物,當然也包括像霍華德這樣靠博客籌集競選資金的人。很明顯,專欄作家約翰.德瑞 克要為自己於兩年前在《PC》雜誌上發表的諸如“博客就是在虛擬世界裡排解無聊生活,滿足自戀與偷窺情節的小手段”向公眾道歉了。
博客們的傳媒之路
整 個2004年,博客現象已經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大眾表達方式,不再僅僅是諸如博客先驅《聖何塞水星報》專欄作家丹.吉爾這樣的少數派。為數不少對新聞評論 懷有一點點情緒的人,將博客視作自己的CNN,日本知名博客小島弘在電子郵件中對記者寫到:“日記,生活見聞,思想主張這一切構建了我們自己的媒體生活, 而不是那些模式化的商業報導”。
正如國內某個門戶網站的廣告“網聚人的力量”一樣,博客們正在利用網路時代的人海戰術奪回他們參與社會輿論導向的權利。
美 國國內大約有五百萬個博客站點,並以每天一萬五千個的速度增加。正如安東尼.吉登斯在《現代性的後果》中所斷言的那樣,現代國家主要是通過監控來完成它的 各項職能,監控不但包括居於權威位置的個人對另一些人的活動實施直接的監管,也包括用類似大規模流水線的媒體工業使這種監管不斷合法化,然而媒體技術的發 展卻常常使大眾反過來利用它來表達自己的聲音。
有一張在博客世界廣為流傳的照片,左面是報導過10屆美國總統大選的《紐約時報》資深 記者R.W. Apple,右面是報導過12屆美國總統選舉的《巴爾的摩太陽報》資深記者傑克.哲曼德(Jack Germond),而在他們中間是一個漂亮姑娘,這個女孩第一次在自己的博客上報導美國大選,每周引來43萬的讀者。類似這樣博客改變媒體的例子已經數不 勝數。值得回憶一下的博客媒體事件還應該追溯到2002年的莫斯科劇院劫持人質事件,當時俄國博客LiveJournal在自己的博客站點上不斷發佈一手 的現場報導。他的內線,一名舞蹈演員就被困在劇院內,舞蹈演員通過手機不斷給他發佈消息告訴裡面的真實情況,俄國的主流媒體報導根本不重視真實的細節,只 是一味的討論如何解救人質,直到官方注意到LiveJournal的博客時,他們才意識到,這些車臣的綁架者只是希望自己能上莫斯科大街上遊行一番。而 2003年3月份的伊拉克戰爭,來自巴格達的博客Salam Pax曾經轟動一時,他不斷發佈硝煙彌漫的巴格達實景照片、一次次轟炸的描述,親身經歷的文字徹底的顛覆了CNN所描述的現實。這種個人媒體博客已經呈現 無處不在的態勢,新華社駐中東站女記者周軼君的博客吸引了眾多的中文讀者,很多人將她的博客與鳳凰衛視閭丘露薇的一線電視節目相對比。不僅僅是因為周軼君 的博客讓足不出戶的國人聽到了阿拉法特和沙龍、亞辛真實的聲音,更讓博客傳達出商業報導以外更多有血有肉的感覺。
刨根問底可以說是 2004年博客潮流中很有影響的形勢,在2004年9月8日的早晨,當CBS電視台公映了關於布希總統在德州國民警衛隊服役履歷的記錄片後,一位網路代號 buckhead的博客在自己的論壇上發表意見,認為這份文件是偽造的。這條毫無證據的意見在自由共和黨人網站的 2177條網路評論中並不起眼,但兩位擁有同樣看法的律師湯姆.默德森和裡茲.麥克唐納德將它粘貼到了自己的博客站點powlineblog.com上。 短短3個小時後,一位海軍退役筆跡鑒定專家約翰.裡斯科,根據兩位律師在博客上舉出的文件疑點,包括字體與行文和神秘出現的空白,利用微軟Word,在自 家的印表機上成功地造出了一份一模一樣的備忘錄。晚上9點,CBS電視台不得不在新聞中承認,在一群“獨立民間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布希總統的服役證明文 件確實存在疑點。然而網路大俠們並沒有就此罷手,約翰.裡斯科與另一名博客,前IBM技術工程師約翰.伯吉斯聯手合作,證明只要有一台IBM公司出產的老 式電動打字機,就可以瞞天過海,解決文件墨水與字跡的問題。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下,CNN的老牌新聞主播丹.拉瑟仍然認為文件的真實性不容置疑的,網路博客 的調查結果是不負責任的。然而在博客們的窮追猛打之下,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等正統權威報紙也開始了獨立調查工作。一周後的9月15日,CBS與丹.拉瑟 終於向這些“穿著睡衣的半吊子寫手”屈服,承認文件的真實性確實經不住推敲。博客們終於顯示了他們優於傳統媒體的力量,儘管他們的初衷可能只是看個熱鬧。
更多的博客個體戶們
儘 管博客顛覆傳統媒體,這樣的說法由來已久,但是各大新聞社與博客們依舊相安無事。反倒是博客在今年並沒有摘掉它獵奇,品位低俗的帽子。紐約時報專欄記者傑 佛裡.羅森認為絕大部分個人網路日誌仍然沉溺於“性”,“隱私敘述”等低下趣味,就在時代周刊所列舉的年度十大博客事件中,“拉鏈門”式的醜聞就占了兩 宗,包括把自己身著制服的豔照貼在了自己的博客站點“空中皇后”上,而美國三角洲航空公司開除的空姐艾倫.西蒙妮,以及華盛頓國會的一名雇員傑茜卡.卡特 勒。這位芳齡24的佳人曾是共和黨議員邁克.德威恩的女助理。在過去的半年中,她將自己的日記與親密照片公佈在互聯網站上,大暴自己與華府多位高級官員的 性醜聞。在這些焦頭爛額的大人物中,最冤枉的莫過於城市發展與住房辦公室主任弗蘭克.希門內斯。不得不通過在國會作證,以便證明自己不是那個在照片中曝露 身體的男主角之一“F”。
相比國內要安靜的多,中國的博客空間上,仍然是一批有點書寫和展示欲望的人,以及為數眾多的好奇心看客。很 多博客並沒有把自己上升到傳媒博客的更高層次,反而甘於當自己的博客個體戶。不少在國內西祠胡同論壇上搭窩的兄弟甚至關掉了原來BBS形勢的陣地,轉而每 天在博客上給大家提供精神食糧。 2004年中文博客世界之所以膨脹式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這些博客個體戶們,這些自由派的中國博客甚至沒有看過著名的博客準則,也沒有想把博客玩 兒大了,在他們看來博客僅僅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想種點什麼就種點什麼的情景。不過對於博客滿足窺視欲的問題,全世界都一個樣。傑佛裡.羅森認為“博客的 公開性使得公眾與私人空間,個人隱私與新聞的界限在日益模糊”。在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技術評論》雜誌發起的一項博客調查中,接受詢問的近500名博客 中,三分之一承認他們因為侵害他人隱私而遇到麻煩。
儘管如此,傑佛裡.羅森仍然堅持認為博客的無限制寫作更接近新聞報導的本來面目: “博客不需要傳統新聞媒體那種一本正經的職業身份,這種身份既限制了我們的話語立場,也使我們無法報導所知道的一切,我的一些採訪對像就警告我,如果我在 網路上不負地將他們在社交場合發表的言論記述下來,那麼他們將再也不接受我的採訪。”在傳統媒體人看來,博客仿佛是一種可以反噬其身的邪門武功。憑藉網路 的聲音,《聖何塞水星報》的專欄作家丹.吉爾默,在一年一度權威的《技術行銷》“媒體影響力報告”的“媒體最具影響力的人”排名中,一下子從去年的第20 位躍居到第7位,但《休斯頓紀事》的資深記者史蒂夫.奧拉夫森卻因為擁有自己的博客“Brazosport News”而被解雇。
當博客面臨商業化時
當 一項互聯網潮流形成勢力,與商業化問題碰面自然在所難免,儘管博客始終堅持互聯網精神中最本質的自由成分,但是如同電子郵件、MP3音樂這些前輩一樣,商 業化的到來再一次攪起來了博客界的渾濁。在某些不幸人眼裡,博客意味著麻煩,但在眼光敏銳的商業評論家眼中,博客意味著巨大的財富。根據 AC尼爾森的統計,2004年度在線網路廣告服務的營業額成長了35%,是各種媒體平台中成長最快的一個,大約11%的網蟲承認自己已經成為固定的博客瀏 覽者。“博客帶來的經濟效應絕對不會象90年代網路泡沫那樣轟轟烈烈”。網路媒體公司Media buying的創始者亨利.考普蘭說,“這將是一個漫長的改變過程”。
微軟在11月份借助MSN 7.0試用版的發行,悄悄的也加入到博客服務中來,儘管微軟並不承認這是博客,但是從頁面風格和功能的設置方面,微軟MSN的Spaces儼然簡化版博 客,而且為了迎合80年代人的口味,充滿了卡通與時尚的味道。2004年,Media buyin就為近100個博客站點找到了大約20位廣告贊助商,包括迪斯尼與夏普。著名在線搜索引擎Google不僅成立了專門負責博客註冊的 Adsense公司,還為登記在冊的博客們招攬廣告客戶,並依據點擊率每月分紅。大型跨國公司能否與個人博客的獨立精神協調?這個問題的答案還不明了,美 國著名博客汽車論壇jalopnik.com新近找到了大眾汽車旗下的奧迪公司作為自己的唯一贊助商,因為奧迪發現85%的汽車買主在前往一家汽車銷售公 司前都要在網路上進行搜索,但是如果博客上誰發表了一些對於公司產品不負責的言論呢?誰也不知道,一位用戶的態度很堅決“我絕對不會放棄我們最可寶貴的權 利,在網路空間裡自由地對事物進行評價。”
早在2003年的夏天,奧地利維也納多瑙河大學、波士頓、紐約、舊金山和華盛頓,全球博客 的領導者們聚集起來召開他們的博客大會。新聞學與博客、博客的時代意義,這樣的說法不絕於耳。而更具意義的是博客們開始討論如何商業化問題了,儼然是擺出 了要將博客應用添上商業佐料的架勢,到底是為了利潤而博客,還是為樂趣而博客,似乎成為了博客從小眾樂趣,演變為大眾趣味時,喋喋不休的棘手問題。
不 過面對這樣的商業化預期,更多的博客們迷失了,儘管其中很多人堅持自己的個體戶自留地概念,但是一些博客大亨們開始蠢蠢欲動了。尤其在國內,2003年底 陸續出現的一些博客空間提供者開始融資擴展。不過也有不糊塗的博客存在,在他們開來博客的商業化問題並沒有多少痛苦,仿照電子郵件在 2001年免費與收費兼而有之的做法完全可行。IT界對博客商業化進程的關注度很高,實際上有的博客網站很早就開始收費服務,盤踞眾多國內文學青年的 Blogcn據稱明年也將推出收費服務。於是馬上有博客站出來職責商業化在扼殺博客精神,那麼什麼是博客精神呢,這幾乎是一個無法說清的問題。
資料:
2005年的博客潮流:圖片博客
當 各種數位相機每年銷售1億部的時候,那些不擅長文字表達的人們也找到了自己博客的最佳方式,圖片博客的看出說話思路被學者們視作雜誌版式的模仿。包括法 新、美聯這類的大圖片社都注意到了圖片博客的影響。很多依靠販賣照片謀生的攝影記者成為了圖片博客的先驅,一些深埋在相紙堆中的圖片被再一次的挖掘了出 來。就如同目前大多數網路論壇中僅僅文字應答被視作灌水行為一樣,系列圖片的資訊價值,往往被忽視了,這
也是整天懷揣數位相機的圖片博客們不能容忍的。其 實圖片博客之所以還沒有形成勢力,很大程度上是博客服務提供者伺服器速度跟不上所至。也許博客服務的商業化能夠解決圖片博客遇到的瓶頸。
2005年的博客技術趨勢:移動博客
隨 著3G手機的勢在必行,隨時隨地的博客成為了技術現實。《商業2.0》評價移動博客是一群在路上的博客,他們完全有可能比最迅捷的專業記者反映更快,與傳 統的博客相比,移動博客們具有極強的隨時性,拎著個3G手機闖天下的移動博客並不是夢想。有據可查第一個移動博客叫斯圖亞特,他是一位派駐日本橫濱的英國 軟體工程師,這位老哥買了部拍照手機就上路了,幾乎是走到哪就拍到哪,然後以手機電子郵件的形勢發到自己的博客上。傳統博客更像資訊和個人感受的圖書管理 員,而移動博客則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人人都是狗仔隊,我們能隨時記錄下每一瞬間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在移動博客界也流行著這樣一則笑話:“當你拿 手機在偷拍時,被偷拍的人正在拍你,別人的裸照裝飾了你的手機,你偷拍時的樣子成了呈堂證據。”
【文稿來源:ChinaByte授權,武陵客代理】
歷史上的這一天,我還寫了…
- 《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 5G 強勁成長,全球行動數據量未來六年將成長近三倍! - 2024
- HAO 限定版氮化鎵 GaN PD 48W 超急速迷你充電器開箱:體積極致小巧,高效輸出一次通吃 iPhone、iPad、三星、Switch 與筆電…等裝置! - 2023
- 巴西電信局出現三星 Galaxy S22 Ultra 通過認證資訊,確立了核心規格與 S Pen 支援! - 2022
- Galaxy S21 系列發表前一天,外盒包裝與盒內物品有什麼都被看光光啦! - 2021
- 小米年貨節來囉!米家掃拖機器人 1C、米家電動起子機與小米戶外藍牙喇叭 Mini 等新品上市,更多產品促銷非 MI 莫鼠! - 2020
- 三星 Galaxy S20+ 5G 實機外觀照流出!沒錯,已經不是 S11 了! - 2020
- [Mobile] 三星 Galaxy S10 即將推出,面對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崩潰一般的成長率,新旗艦能夠與之抗衡嗎? - 2019
- [Mobile] Galaxy S9+ 還未現身,But…中國已經有仿真度極高的山寨機! - 2018
- [Game] 兩種形態,多樣樂趣:任天堂新一代主機「Nintendo Switch」3月3日上市,售價為299.99美金! - 2017
- [Unbox] 可以隨身攜帶的電競級效能!GIGABYTE P34W V5開箱與深度評測! - 2016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