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遊戲玩家來說,任天堂於 4/2 晚間舉行的線上發表會(任天堂直面會)正式公開了 Nintendo Switch 2 完整的產品與銷售訊息,無疑是近期最令人興奮的大事件,也讓發表會內容成為眾多玩家熱議的焦點,畢竟相較於 Nintendo Switch 一代的推出已經過去 8 年左右,終於等到了後繼機型也讓大家十分開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
- Mac 檔案誤刪、消失、格式化用這一招來救
- 2024 年入手電競螢幕~選購攻略看這裡
- 2024 年最新版!大型按摩椅選購/推薦/體驗心得深入解析
- 買 3C 到蝦皮,選擇更多價格更優!
- 大朋友、小朋友買玩具來這裡!熱門商品一次買到!
- 大家都在用的 Surfshark VPN 下殺 12 折!再送 4 個月免費訂閱!
當然,此次 Nintendo Switch 2 也帶來了不少讓人熱血沸騰的重大升級,包括同樣採用掌機 / 家機二合一形式,硬體效能提升達 10 倍之多,除了內建螢幕變大、解析度與更新率變高,底座模式也強化散熱功耗,並終於實現了 4K 等級的超高畫質,讓任天堂主機的畫面水準終於也邁入了次世代。

此外,Nintendo Switch 2 也採用全新的磁吸式控制器「Joy-Con 2」,並加入了「滑鼠操控」功能與支援即時通話的「Game Chat」按鍵,並能搭配選購的視訊攝影機整合玩家影像於聊天畫面中,並支援遊戲的體感操控。同時主機也內建的儲存空間也升級至 256GB 之多,對於喜歡以數位版形式購買遊戲的玩家來說,使用上也更為充裕。

當然,在發表會上 Nintendo Switch 2 將會發行的遊戲陣容也十分完善,除了本家的「護航大作」《瑪利歐賽車世界(Mario Kart World)》、《咚奇剛:蕉力全開(Donkey Kong:Banaza)》之外,也有平台獨佔的《ZELDA 無雙:封印戰記》與血源精神續作《The DuskBloods》都讓玩家相當期待。

不過隨著發表會的結束,Nintendo Switch 2 相關的發售資訊與價格陸續曝光之後,也讓玩家們慢慢「冷靜下來」,而這幾天也有不少國內外玩家與媒體討論到這款新主機背後可能讓人擔憂的一些問題,或許並非能讓所有對於 Nintendo Switch 死忠玩家所能接受,也成為這 款主機日後可能面對的市場挑戰。下面阿祥也來為大家整理 Nintendo Switch 2 五個讓人擔憂的問題點。
Nintendo Switch 2 介紹影片(台灣)
隱憂1:主機價格大幅上漲,日版與國際版價格落差大
在 Nintendo Switch 2 發售前,許多媒體與玩家都預期,這款新機在硬體升級之後,主機的價格勢必會比一代要高出許多,而許多玩家對於價格的「心理防線」約莫是在新台幣 15,000 左右,也就是 PS 5 剛發售時的訂價。不過 Nintendo Switch 2 的實際訂價也一如大家預期的大幅提升,而且不意外的主機是有區分不同國家版本,只不過價格上卻讓人意料之外的做出了不小的區隔:專供日本版本的 Nintendo Switch 2 售價為 49,980 日幣(折合新台幣約 11,281 元),而面向海外發售的國際版 Nintendo Switch 2 價格卻訂在 69,980 日幣(折合新台幣約 15,796元),等於是足足貴了 20,000 日幣(折合新台幣約 4,514 元)左右。

不過台灣官方所公佈的 Nintendo Switch 2 價格要比日幣換算下來要便宜一些,為新台幣 14,380 元,剛剛好低於剛才提到許多玩家的價格心理防線,不過「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相較於日本版,價格仍有 3,000 元左右的差距,這也讓許多非日本地區的玩家產生了「相對剝奪感」。

考量到目前日幣匯率長年處於低檔與玩家預期,日版的價格相對會更容易被接受一些,同時也考量到國外黃牛到日本掃貨造成的供貨問題,因此老任在價格差別之外也設定了嚴格的購買門檻,包括需要有日版帳號、有訂閱 NSO 達一年且主機發售時仍在訂閱狀態,以及遊戲帳號需要有至少 50 小時的遊戲時間…等限制,但對於國外支持任天堂的玩家來說,仍舊會覺得受到差別待遇,而非死忠玩家也可能因此對這樣的價格感到退卻。
隱憂2:儲存擴充採用 SD Express 價格高
相較於 Nintendo Switch 一代少得可憐的 32 GB 儲存容量,實在很難存下太多數位版遊戲,Nintendo Switch 2 相較之下的 256 GB 就合理不少,不過在遊戲容量逐年爆增,且 Nintendo Switch 2 也走向高畫質的時代,可以預期遊戲容量也會相對再升級,內建的 256 GB 肯定是不夠用的,而 Nintendo Switch 2 雖然同樣有提供外接記憶卡擴充儲存容量的設計,但記憶卡媒體卻從原本的 microSD 格式改為新款的 microSD Express 格式,主要考量於遊戲讀取的速度能提升 4 倍左右,但相對的價格也要高出 4 – 5 倍左右。

當然,因為 microSD Expres 格式是新規格且目前相關的應用與產品都比較少,因此價格較高、性價比低是可以理解的,未來也可能逐漸隨著市場供需而下降,但現階段對於玩家來說,取得成本就是會比較貴,以阿祥自己使用在 Nintendo Switch 一代上的 microSD 卡就採用 1TB 才稱得上「夠用」的情況下,要購買相同容量的 microSD Express 卡價格會直接破萬,也成為玩家們的另一個隱藏成本。
隱憂3:遊戲單價變高
過往在 PS 5 推出時,遊戲的價格就已經迎來了一波上漲,過往單機遊戲的價格約在 50 美金(折合新台幣約 1,655 元)左右,甚至任天堂的一些小品遊戲價格會訂在 40 美金(折合新台幣約 1,324 元)甚至 30 美金(折合新台幣約 993 元),而 PS 5 遊戲的價格則是上漲到 60 美金(折合新台幣約 1,987 元) – 70 美金(折合新台幣約 2,318 元)之多。當然,遊戲漲價可能是大環境之下不得已的作法,許多 PC 平台的新遊戲也都開價到差不多的水準,甚至有傳言 R 星的《GTA 6》可能將成為首款售價達 100 美金(折合新台幣約 3,311 元)的遊戲。

不過此次老任隨著 Nintendo Switch 2 的發佈,也順勢讓遊戲來了一波漲價,但這個漲幅似乎有點「超前佈署」的概念,以本家首款 Nintendo Switch 2 新作《瑪利歐賽車世界》為例,數位版的售價就訂在 80 美金(折合新台幣約 2,649 元)之多,甚至實體版還要更貴、達到 90 美金(折合新台幣約 2,980 元),這漲價起來要比 PS 5 還要更兇狠許多,自然也成為玩家熱議題話題。

以各個平台的遊戲成本來說,Console Game 相對是入門門檻較低的選擇,遊戲主機大概就在 10,000 – 20,000 之間,相較於電腦平台的硬體最少 3 – 5 萬甚至上看 8 – 10 萬要低了許多,不過相對的遊戲軟體的平均成本就會比電腦平台要高出許多,畢竟電腦平台有 Steam、Epic 與 GoG 等數位平台可以選購,且時不時就有促銷折價,能用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多元的遊戲,再加上目前許多 3A 級大作都選擇跨平台發行策略,過往需要為了一款獨佔遊戲購買主機的時代已經不再,除非老任的獨佔遊戲真的夠力到讓人別無選擇,否則更高的遊戲軟體成本也會成為玩家是否買單的重點。
隱憂4:主打服務網路化,付費化
在今年 Nintendo Switch 2 所主打的主機賣點之一,就是特別整合於遊戲控制器上的「Game Chat 鍵」,而這個服務也確實有跟上玩家的需求,同時也是其他平台主機已經有的服務。但比較不同的是, Nintendo Switch 2 的這個 Game Chat 服務並非是免費提供,而是綁定於自家付費連線服務 Nintendo Switch Online(NSO)之中,當然在主機發售時會是免費體驗,但到了明年 3 月底就會改為付費機制,而這也變相地要求玩家需要額外花錢訂閱官方的連網服務,否則你就等於缺少了一個 Nintendo Switch 2 主打的重要功能之一。

尤其對於單機玩家來說,不見得會有連網對戰的需求,但卻仍舊有遊戲社群交流的需求,強制綁定成為付費服務也會成為玩家的小小遺撼之一,等於你不額外付錢,就無法享有主機完整的功能,而特別將這個按鍵整合在控制器上似乎也變得沒意義了。

隱憂5:缺乏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新賣點
一直以來,任天堂對於遊戲機設計的創新就受到玩家的認可,包括當年 Wii 主機年代將體感玩法推展至全球風潮,NDS 掌機的雙螢幕搭配觸控等遊戲機制所帶來獨特的樂趣,而後來的 Nintendo Switch 更是破天荒地打破了家用主機與掌上型遊戲機的彊界,可拆卸式手把與整合各種體感操控機制也帶來更多遊戲玩法,都讓人津津樂道。

不過,今年千呼萬喚始出來的 Nintendo Switch 2 ,除了明顯的遊戲硬體升級與效能提升,似乎就沒有太多值得大書特書的重要特色?像是螢幕變大、解析度與更新率提升,或是可拆卸手把改為磁吸式設計,都是基於一代主機原有的特性來改進,要說與過往比較大的不同,應該就是控制器加入了類似滑鼠一樣的操控形式,但相對的一代原有的紅外線感測鏡頭就被取消掉了,而新加入的 Game Chat 按鍵雖然不錯,但卻也不是什麼獨步於遊戲界的新設計,整體而言,能被稱作創新的地方並不太多。

當然,整體看來,Nintendo Switch 2 能讓遊戲跨入超畫質時代已經是相當大的升級,不過畢竟你是任天堂啊,玩家對你的期待當然還會更高,在仔細看完整場發佈會後,回歸冷靜的情況下,不免會讓人有「就這?」的感覺。

隱憂6:首發缺乏更強大的第一方大作
此次任天堂的直面會,除了 Nintendo Switch 2 之外,有哪些同步發行的新遊戲也是一大重點,而過往任天堂的新主機推出時,肯定都會有許多第一方的大作「保駕護航」,成為吸引死忠玩家第一時間入手的關鍵,不過在看過發表會後可以發現到,公開的遊戲中似乎第三方的話題性要比老任本家更高一些,除了已經知道的《瑪莉歐賽車世界》之外,主打的遊戲《咚奇剛:蕉力全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作」,其他的瑪利歐新作?薩爾達新作?任天堂大亂鬥?通通都沒出現…相信應該會讓許多玩家小小失望吧?

結語:有隱憂,但可預期 Nintendo Switch 2 仍舊會有不錯的銷售
雖說上面洋洋灑灑盤點了六個 Nintendo Switch 2 發表會後讓玩家有所疑慮的地方,但不得不否認它仍舊是讓人非常期待的新主機,畢竟一代推出已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就連已經迭代的 PS 5 都已經出改款的 PS 5 Pro 版本,仍舊無法撼動 Nintendo Switch 一代的地位,自然也會讓許多玩家期待由 Nintendo Switch 2 來超越自己的前輩,對吧?

從目前玩家討論的態勢來看,可以預期 Nintendo Switch 2 在推出後依舊會造成一波搶購熱潮,畢竟任天堂不同於其他平台,仍舊有許多重磅級的 IP 是不可能在其他平台上看到的,想玩還是得乖乖買主機,而作為熱門主機,自然遊戲軟體的陣容不會太差,相信第三方遊戲開發商仍舊會在這個平台上大量發行遊戲,買主機的玩家也不怕沒遊戲可以選,這一點就蠻重要的。

當然,原本 Nintendo Switch 的基礎實在紮得太穩了,再加上 Nintendo Switch 2 也能相容於大部份的一代遊戲,甚至遊戲相關資料的轉移也不成問題,原本投資的遊戲軟體也不會白白浪費,甚至許多遊戲也能夠付費升級畫質更佳的 Nintendo Switch 2 Edition,因此不用擔心發售初期的銷售會有什麼狀況。不過都說上面提到的這五點是「隱憂」,這些擔憂是否會影響玩家購買新主機的意願,可能還是會有一些疑慮,再加上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化是否會影響主機在各國的銷售策略,這可能也會需要多留意觀察。
你可能會有興趣
- Mac 檔案誤刪、消失、格式化用這一招來救
- 2024 年入手電競螢幕~選購攻略看這裡
- 2024 年最新版!大型按摩椅選購/推薦/體驗心得深入解析
- 買 3C 到蝦皮,選擇更多價格更優!
- 大朋友、小朋友買玩具來這裡!熱門商品一次買到!
- 大家都在用的 Surfshark VPN 下殺 12 折!再送 4 個月免費訂閱!
相關連結:
歷史上的這一天,我還寫了…
- 取代 Android Auto?三星 DeX 將可帶來更完整車內應用! - 2024
- 三星 Galaxy Z Flip5 與 Z Fold5 效能更勝 S23 系列?Geekbench 跑分結果提前曝光… - 2023
- Dyson 推出首款「穿戴式裝置」,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 2022
- LG 掰!官方公開聲明確認將於 7 月底關閉全球手機業務!結束行動事業部 7.5 億美元的虧損! - 2021
- 三星 Galaxy S20 Ultra 問題多多?十年三星老用戶來為你細節分析! - 2020
- 支援泡泡騷!三星 Galaxy S20 Ultra 專用 OTTERBOX + POPSOCKETS 聯名款 SYMMETRY 炫彩保護殼開箱! - 2020
- [Unbox] 小米 USB-C 電源適配器(65W,電源供應器)開箱!小巧易攜,支援多種快充! - 2019
- [Movie] 滿滿彩蛋,但本身就是追尋彩蛋旅程的「一級玩家」觀後心得!(無雷) - 2018
- [Unbox] 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集結頂尖技術、絕對高性價比的電競筆電:MSI GE72VR 7RF APACHE PRO 深度實測! - 2017
- [Unbox] 智慧,也要更時尚:Samsung Gear S2 璀璨時尚水晶真皮錶帶(經典款)開箱分享! - 2016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