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A批批 超級G器人大戰

[Mobile] 手機也需要資安防護意識?別忽略了你貼身的「私密資料中心」!

[Mobile] 手機也需要資安防護意識?別忽略了你貼身的「私密資料中心」! - 阿祥的網路筆記本

DATApotect01.png
圖:手機中五花八門的應用程式,有哪些會讓你不小心洩漏自己的私密資料呢?

(本文同步發表於AppGuru

相較於個人電腦,手機作為使用者的「貼身工具」,私密性自然更高,相較於過去的「功能型手機」,「智慧型手機」除了手機中最重要的「個資」-「通訊錄」與「簡訊」之外,舉凡「電子郵件」、「行事曆」、「待辦事項」,以致於手機中的「照片」,以及各個「社群平台」的資訊…等,都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私密資料」。也因為如此,對於如何保護手機中的「私密資料」,絕對是相當重要的「基本功」。

下面就先為大家整理一下,保護自己手機中的私密資料的幾個基本概念:

.不輕易將手機借給別人:雖然有點廢話的嫌疑,不過這一點可能也是不少人平時就忽略、甚至完全不在意的地方,除非是能夠信任的人,否則將自己的手機外借,基本上就是把「私密資料」拱手送人的一項行為啊!

.不使用未加密的Wi-Fi訊號:一般除了有使用行動網路包月無上限方案的使用者之外,大部份的手機使用者都會使用到Wi-Fi功能,除了家中與公司、學校這些「信任度」高的網路來源之外,對於許多「未加密」即可使用的Wi-Fi訊號,或許大部份人都會有貪小便宜的心態,而這樣的行為也可能造成連線資料被監控的危機,因此建議大家,若是未加密的Wi-Fi訊息,建議不要隨便連線使用。

DATApotect08.jpg
圖:透過「WiFi連線管理員」,可以讓我們輕鬆查看各個無線網路的加密狀態。

.設定「螢幕鎖定」保護:Android系統內建了「螢幕鎖定」的保護功能,不過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有時候為了方便,就忽略了這一層的保護,不過為了個人資料的保護,建議大家還是不要省略這一項保護措施,而且建議至少使用「PIN碼」鎖定以上的保護方式會比較有效,「圖形鎖定」則是顯得太過於陽春,當然,如果不怕麻煩的話,採取「密碼保護」會是最保險的一種方式。

DATApotect02.png
圖:在手機「設定」中的「螢幕鎖定」設定中,內建了「臉部解鎖」、「圖形」、「PIN碼」與「密碼」等不同的螢幕鎖定功能,為的就是多一層保護,讓取得我們手機的人不能輕易「越雷池一步」!

DATApotect03.png


圖:「PIN碼」設定讓我們在解鎖手機時需要輸入四位數的密碼。

DATApotect04.png
圖:「圖形解鎖」在解鎖時需要「畫出」正確的連線,雖然使用方便,但實際上安全防護的能力並不算太好,同時在設定「圖形解鎖」也要一併設定「PIN碼」,因此不如直接使用「PIN碼」就好了。

.將牽涉「私密資料」的程式「鎖定保護」:前面提到手機中牽涉個資的App-包括「通訊錄」、「簡訊」、「電子郵件」、「行事曆」、「社群平台」…等,我們可以透過其他App輔助的方式,將開啟的權限用密碼鎖定起來,即使手機不在自己身上,也不用擔心帶有私密資訊的程式會被隨意開啟。

DATApotect05.png
圖:正點工具箱是阿祥相當推薦的一款工具軟體,透過「程式鎖」的功能,可以讓我們將指定的App用密碼鎖起來,不讓其他人隨便開啟使用。

DATApotect06.png
圖:程式鎖的功能設定簡單易懂,只要透過「未鎖定程式」的點擊,將之將入「已鎖定程式」的欄位中,就能保護起來啦!

DATApotect07.png


圖:被保護的App在開啟時都需要輸入四位數的密碼。

小結:

保護個人的私密資料只是手機防護最基本的一環,除了「被動」的「保護」之外,其他「主動」的「防禦」機制也是相當重要的,阿祥也將在另一篇文章中,為大家介紹「手機防毒防駭」的基本概念。

相關聯結:

正點工具箱
Wifi連線管理員

 

歷史上的這一天,我還寫了…

你也許會喜歡

一則留言

  • 回覆
    手機搞丟了怎麼辦?Android裝置管理員幫你定位、遠端鎖定與刪除手機資料! | 阿祥的網路筆記本
    2015 年 02 月 10 日 於 23:48:00

    […] 當然,掉手機並不是大家所樂見的事情,不過正所謂「有備無患」,若是真的遇上了掉手機的麻煩事,相信Android裝置管理員還是能夠發揮作用,至少手機找不回來,也不用擔心資料會外洩!當然,Android裝置管理員也並不是萬能的,若是遺失的手機沒有辦法連上網路,或是被有心人士給關掉電源了,Android裝置管理員其實也會無用武之地的!若是格外重視個人隱私、保護個人資訊安全,還是需要有其他的手段來防護哦!對於手機資安防護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阿祥之前寫過的「手機也需要資安防護意識?別忽略了你貼身的「私密資料中心」!」與「手機也需要防毒防駭?基本概念提醒與工具應用!」這兩篇文章啦! […]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