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動態追蹤

[FB] Scamville:社群遊戲生態的地獄!

[FB] Scamville:社群遊戲生態的地獄! - 阿祥的網路筆記本

此篇文章的原文為「Scamville: The Social Gaming Ecosystem Of Hell」,出自Techcrunch.com這個網站,作者為Michael Arrington(2009年10月31日發表),原文網頁在此,內容為阿祥所譯,不過阿祥並沒有完全照字面上直譯,而是有加入一些阿祥自己的理解,或許和原文有所出入,不過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想法。

這篇文章主要在談的,其實是在探討Facebook上頭的正夯的眾多小遊戲,有部份遊戲的開發商,利用了「Lead generation」的手法,透過「遊戲中的虛擬貨幣」作為會員引薦的誘因,引道玩家申請無用的帳號、甚至以詐騙的手法,讓玩家不知不覺購買了某些產品 和服務,增加了額外的花費,大家還記得目前紅翻天的開心農場,有不少人詢問「免費農民幣」的管道嗎?沒錯,在這些管道中,就暗藏了不少詐騙手法,輕則註冊 了無用的會員、讓個資流出,重則安裝了惡意的程式,三不五時跳廣告出來干擾你的工作…

而這篇文章原文中的「Scamville」,其實就是是作者為了諷刺Zynga旗下最受歡迎的遊戲-《Farmville》所創造出來的複合字,Scam的字譯為「欺詐」的意思。

以下開始正文

上個星期筆者曾經提到了,大型遊戲公司如何透過Farmville與Mobster這類型的遊戲,在Facebook與Myspace上頭創造上億的營 收。以主流媒體的觀點來看,他們無法停止為這類型遊戲公司的敲邊鼓、大聲叫好,即使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這遊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備註:這不就和台 灣媒體將臉書上的遊戲與「開心農場」畫等號是一樣的嗎?)。

事實上,這些看似創業成功的故事,只不過是一場利用完全不道德的手段,去實現最終目的的過程。

簡而言之,這些遊戲都是試圖讓人們付出現金換取遊戲內的貨幣,讓他們可以升級升得更快、或是能擁有更完整的遊戲體驗。雖然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對於出那些 沒有付出現金的玩家而言,種類繁多的「優惠」(配合廣告商),讓購買者可以利引薦會員的方式,換取遊戲內貨幣、創造出Lead generaton(引薦會員的拆帳行銷手法)的行銷效應,大多數的玩家應該都會覺得很不好,因為這些優惠除了會造成消費者對於遊戲中貨幣價值的混淆(也 有明顯的例外,不過這些令人「優惠」,往往排擠了其他合法經營的廣告商),也讓這些商品成為合法廣告的不利因素。

以上所述,也成為筆者稱呼這些付費商品為「自我墮落循環」的理由,玩家被這些遊戲中的Lead generaton詐術所玩弄,遊戲賺到了錢,遊戲再拿這些錢投注到Facebook和Myspace中打廣告,藉此招攬更多的玩家,投入遊戲中…然後這 些投入遊戲的玩家又再一次受到詐術的玩弄,掏出錢來,而這些錢又會再次投入下一個廣告循環中…吸引另一批倒楣鬼…

以上這些說明了社群遊戲真實的陰暗面:遊戲開發商創造了最佳的吸金模式(沒錯,就像是Zynga這樣的公司),創造出最大的收益,並將大部份的收益,投入 了廣告行銷之中,讓更多還未進入社群遊戲的人們進一步陷入其中。其他的遊戲開發商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創造出屬於他們的吸金模式,像是Playdom和 Playfish似乎也很努力的將他們的良心與策略,往Lead generaton的方向來調整。

這些遊戲持續進行詐騙,勝利。

當然,部份的使用者也不是傻子,對每個受到欺騙的手機用戶來說,這樣的機制也成為一種可以被攻陷的管道。有不少合法的廣告商,像是Netfix和百視達, 都是這種機制的受害者。使用者輸入自己的信用卡號,註冊一個免費的試用帳號,取得這些遊戲的貨幣,然後取消掉他們的會員資格,然後重新再來一次。即使 Netfix預先設定好「每個使用者只付一次拆帳」的規則,但遊戲開發者使用極為複雜的「夥伴鍊」設定,讓這些懂得取巧的使用者可以一再申請這些無效的會 員,使得遊戲開發商的廣告夥伴反覆取得這些低品質、完全沒有消費的會員。在這些遊戲開發商急於找出更多吸金方式,最終,這些正經八百的廣告商會退出這個循 環,只留下最差勁的。

最後這個系統將會成為一個可怕的災難,社群平台(Facebook和MySpace)應該要將這樣的機制「正規化」,甚至要建立起一套機制來懲罰這些詐欺 廣告。不過對於開發者來說,這樣的機制通常是被忽略的,同時Facebook和Myspace也沒有什麼強制力可以規範這一切。

當然,對於Facebook和Myspace來說,這樣的情形將會造成廣告利潤的大幅度損失,這也成為了社群平台轉而保護使用者的唯一理由,假使他們無法塞住這個大洞,社群平台會蒙受極大的傷害。

光是Zynga這家公司,每年花在Facebook上的廣告應該有5000萬之多,而他們的「銀彈」是從這種詐欺的會員引薦機制而來。而令人驚訝的 是,Facebook真正開始賺錢的時程提前了,原因在於這類型廣告的推波助瀾,這些錢看起來很乾淨-從Zynga、Playfish、Playdom… 以及其他遊戲開發商而來,但實際上,其中很巨大的部份,是從那些因為詐騙廣告的受傷用戶所「貢獻」的。

目前Facebook已經著手關閉這些利用某些不正常方式產生垃圾內容的程式,現在遊戲開發商必須花費更多錢在獲得使用者上頭,假使Facebook/MySpace不主動保護使用者,政府將會主動採取行動。
這裡提供一些簡單的方式,來判別某支程式是否為詐騙。在特定的優惠選項中,都會詢問使用者是否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或服務,這些說明應該是很明確、並詳盡告知的,也不會利用遊戲中的貨幣來「賄賂」使用者,下面來實際舉出詐騙程式的例子。

詐騙程式舉例:

一個典型的詐騙手法:使用者被以遊戲中貨幣的交換為誘因,要求你填一份IQ測試問卷,而這些問卷中的問題實際上是很簡單、不著邊際的。當使用者答完最後的 問題時,他們會告訴你這些結果會傳送給他們,同時要求你輸入你的行動電話號碼,並傳送一組序號,要求你填入問卷結束後的欄位中,這時候你已經不知不覺的申 請了一個月費9.99美金的服務。「Tatto Media」就是眾多的詐騙程式中,最常出現的公司,透過Offerpal、SuperRewards和其他的遊戲開發者進行這樣的詐騙行為。

另一個詐騙手法:Video Professor,使用者被遊戲中的貨幣吸引,註冊一個「免費取得Video Professor的教學CD」的資格,在不同的網頁進行檢核,並告訴你他們整套的教學CD是美金189.95元,除非使用者仔細觀察到這個訊息,並選擇 退回,否則大部份的使用者都不會注意到這樣訊息,導致他們增加一筆額外的費用。同樣的,這個網站又是類似Offerpal和SuperRewards這樣 的手法。


相關聯結:

Scamville: The Social Gaming Ecosystem Of Hell
Lead generatio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延伸閱讀:

fOx’s Vault 101: Facebook社群行銷的黑暗面揭秘
fOx’s Vault 101: 為什麼連Google都要害怕社群網站facebook?


*備註:
此篇文章同步發表於亞達攻略網臉書板,未授權不允許轉貼至其他論壇

歷史上的這一天,我還寫了…

你也許會喜歡

2 留言

  • 回覆
    糖糖小屋
    2009 年 11 月 12 日 於 13:43:57

    路過,到處看看。

  • 回覆
    拆組達人
    2009 年 11 月 10 日 於 11:58:30

    還蠻值得長期觀察看看最後會發展成什麼機制!^^

  • 發佈回覆給「拆組達人」的留言 取消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